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
新旧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上关于世界观的两种基本观点,它们分别代表了唯物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,新旧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、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形态等问题的认识不同。
新唯物主义,又称现代唯物主义,是在19世纪中叶以来,特别是在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新唯物主义认为,物质是本原的,意识是物质的产物,物质决定意识,新唯物主义强调世界是历史的、发展的,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的矛盾推动的,在新唯物主义中,辩证法是研究世界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。
旧唯物主义,又称古典唯物主义或朴素唯物主义,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,后经亚里士多德、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发展和丰富,旧唯物主义认为,物质是本原的,但意识并非完全由物质产生,而是有一定独立性的存在,旧唯物主义通常采用形而上学的立场来解释世界,缺乏对辩证法的重视。
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: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是物质的产物;而旧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,物质不能完全决定意识。
2、历史发展规律:新唯物主义强调世界是历史的、发展的,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的矛盾推动的;而旧唯物主义往往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发展规律。
3、辩证法:新唯物主义强调辩证法的重要性,认为辩证法是研究世界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;而旧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辩证法的作用。
4、社会形态:新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,社会制度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;而旧唯物主义往往将社会现象归因于道德、宗教等因素。
新旧唯物主义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、历史发展规律、辩证法以及社会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,新唯物主义更加符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,是一种更为科学、合理的世界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