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多少度才是近视
近视,又称为近视眼或短视,是指眼睛在远距离看物体时,由于眼球过长或者角膜曲率过大等原因,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,从而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,要判断眼睛多少度才是近视,我们需要了解视力检查的标准——视力表。
视力表是一种用来测量人们视力的工具,通常包括一个有若干行字母的表格,每行字母的大小不同,从大到小排列,视力表的测试距离通常为6米左右,在视力表上,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,靠前个字母被设计成最小的字,用于表示正常视力的人可以清晰看到的字母。
常见的视力标准有两种:一种是国际标准视力(简称IS),另一种是尼科尔斯视力(简称NV),根据这两种标准,我们可以将近视分为以下几类:
1、轻度近视(IS<-0.5):指远视力较差,但近距离阅读仍能保持清晰,这种情况下,通常被认为是-1.0~-3.0之间。
2、中度近视(IS<-0.75):指远视力进一步下降,近距离阅读也变得困难,这种情况下,通常被认为是-3.25~-6.0之间。
3、高度近视(IS<-1.0):指远视力非常差,即使近距离阅读也难以辨认,这种情况下,通常被认为是-6.75~-10.0之间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数值并不是绝对的,因为每个人的眼球大小和形状都有所不同,所以同样的度数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,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睛的晶状体会逐渐失去弹性,导致近视度数加深,这种情况称为老花眼或者老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