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持续了多少年
清朝(1644年-1912年)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共计持续了268年,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,其前身为后金,后来改称大清,清朝在位的皇帝共有12位,其中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位皇帝被誉为“三朝盛世”,统治期间国家政治稳重、经济繁荣、国土疆域扩张。
清朝初期,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征服,将新疆、**、蒙古等地纳入版图,使国家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辽阔,清朝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如康熙年间的“废除丁税”、雍正年间的“摊丁入亩”等,使得国家财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。
清朝中后期,由于内忧外患,国家逐渐走向衰落,***战争爆发后,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,列强纷纷侵占我国领土,割让香港,光绪年间,戊戌变法试图进行自我振兴,但最终失败,清朝末年,民间纷纷起义,民主思想传入中国,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灭亡。
1912年,中华民国成立,标志着清朝的终结,清朝虽然历时较短,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清朝时期,我国的科技、文化、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