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税方法有哪些
计税方法是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过程中,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对纳税人的收入、成本、费用等进行核算和分配的方法,常见的计税方法有以下几种:
1、实际所得法:根据纳税人实际取得的收入计算应纳税额,适用于按所得项目分别计算税款的所得税,例如个人所得税采用实际所得法进行核算。
2、平均数法:以纳税人某一期间的收入总额或支出总额为基数,除以期间天数或月数,得出每天或每月应纳税额,适用于全年一次性收入的营业所得税。
3、比率税率法:按照国家规定的固定比例计算应纳税额,适用于各种所得税,如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等。
4、累进税率法:按照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划分等级,对应不同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,适用于个人所得税。
5、比例税率法:按照纳税人的收入水平确定一个基准税率,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应纳税额,适用于消费税、关税等间接税。
6、资产折旧法: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寿命,按一定比例计算折旧费用,然后将折旧费用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,作为应纳税所得额,适用于企业所得税中的资产折旧问题。
7、合理费用扣除法: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,优先扣除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支出,如研究开发费用、广告宣传费用等,适用于企业所得税。
8、应纳所得额递延法:将当期可抵扣亏损递延到以后的会计期间抵扣,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,适用于企业所得税。
计税方法因国家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纳税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税方法进行核算和申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