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知识问答 >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出自哪里
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出自哪里
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、哲学家、历史学家司马迁的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中,这句话的意思是,得到它是我的幸运,失去它就是我的命,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顺从和豁达态度,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。
在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中,司马迁写道:“余闻之先人曰:‘伏羲至纯厚,作《易》八卦;尧舜之盛,作《礼》《乐》;汤武之隆,作《书》;周文之盛,作《春秋》。’孔子曰:‘学者载籍极博。’尤考信于六艺,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”这段话表明,司马迁认为古代圣人的文化遗产对于后人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,而他自己也在努力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化。
在这句话中,司马迁用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来形容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,他明白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控制的,有时候得到了一些东西,但也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其他东西,这种坦然面对命运的心态,正是司马迁在《史记》这部巨著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。
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的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,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顺从和豁达态度,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,这句话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智慧,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命运的无常时,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。
上一篇
上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