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业外支出有哪些

知识问答 2025-09-01 09:32:44 来源:互联网

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,除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、支付的职工薪酬、缴纳的税费以及***补助等日常运营支出之外,还涉及到的其他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,这些支出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,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,常见的营业外支出包括以下几类:

1、捐赠支出:企业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或慈善机构而进行的捐款、捐物等支出。

2、罚款支出: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等原因而支付的罚款。

3、损失准备金支出: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而提取的准备金。

4、坏账准备金支出:企业为核销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贷款而提取的准备金。

5、其他非经常性损益:如资产减值损失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、投资收益损失等。

6、自然灾害损失:企业因遭受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失,如房屋、设备、货物等的毁损。

7、债务重组费用:企业为进行债务重组而产生的相关费用,如律师费、审计费等。

8、诉讼费用:企业因涉及诉讼案件而产生的费用,如律师费、鉴定费、公证费等。

9、重组费用:企业为进行资产重组、股权转让等交易而产生的相关费用。

10、无偿提供资金支持:企业无偿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支持,如股东借款、关联公司贷款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营业外支出的定义和范围可能有所不同,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参照当地的会计准则和法规,企业在处理营业外支出时,应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,以便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。